貓貓貓,要去歷險了

現代社會生活裡,我們比以前更依賴著動物之間的關係。

動物,變成最容易與人開展話題的切入點,「我家貓今天又跳到床上吵我睡覺了…」「我家柴犬總是會在家門口等我回家。」即便家中沒寵物,仍可以在社群上分享那些又萌又可愛的動物影片,都是讓人無法抗拒的話題。

很多人很愛把寵物愛好分成了貓派跟狗派,但我卻沒有特別的偏好,覺得只要是可愛、剛好看上眼的,都會令人愛不釋手。在Pièce整理的過程裡,不知不覺發現,原來我手邊那麼多貓狗動物的物件。包括了畫作、擺飾,我們除了寵物外,對於動物的依賴更延伸至物件擺飾。或許物件的眷養比實體寵物的眷養容易吧?(笑)

Pièce剛開始的時候,我就把最顯眼可愛的一幅貓畫作放在窗邊,想引起著路上的人注意,像是另類的招財貓吧?當然,這隻貓也成功地獲得了友人的喜愛,讓貓貓又能往其他地方探險。

回想貓貓是何時領養的呢?其實我也不太記得。記得當時在台中的綠光計畫看到「貓貓貓展」,是由七位日本的藝術家繪製出許多各式各樣不同型態,不同風格貓咪,並在畫廊進行展示。

能想像得到,在展覽裡頭有各式各樣不同樣態的貓咪作品,唯一僅有飯川雄大(Takehiro Iikawa)的這隻黃色貓貓讓我停下了腳步,它是用一張裁切剩餘的畫紙所畫的,看似對於這件作品的創作十分隨性自由,卻讓我感覺到好像有那麼一點的與眾不同,而這隻黃色的貓咪像是不斷地跟隨我的眼球,像是不論你在哪個角度看,他都在深刻地注視你。

當下,似乎有種一見鐘情的雀躍感。心中不斷有個聲音說:「看對了眼,就帶回家吧!」就這樣,這張畫紙眨眼之間就被我裝在一個塑膠袋內拎了回台北。回頭想想,這樣的一見鐘情,就像是我們甘願地跳入藝術家所設下的圈套,像是飯川雄大(Takehiro Iikawa)希望透過畫作,促使觀者主動地發覺那些被忽略、漏看的一些現象。

這隻貓貓貓,像是時刻提醒注目著你,快點來看我、看到這個你還沒注意到的角落。也許擺上一個令人注目的物件,促使你在某些遺落的小角落裡,探尋到不一樣的事情,例如遺忘已久但還沒看完的書、本來買了一支鋼筆想要好好練字…..當然也是,讓大家注意到Pièce這個小空間。

雖然帶有點不捨,但我更希望,貓貓能在新的地方、新的環境有著不同的體驗歷險,同時更期望著,因為他的出現,讓人注目到更多有趣的事物,好好享受挖掘到的事物,並珍惜著當下。

在WordPress.com寫網誌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